试墨ONLINE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七律 二首
2022年11月21日 21:30 作者:沈星宇 返回列表

七律 二首

春残漏遞苇苕黄,漫步昏昏不见霜。

翠隐池楼疏细柳,红凋蛛网满长杨。

秦淮故梦传桃叶,汴水新愁说召棠。

夕霭青烟凤箫近,数声和月到城墙。

梁王群宴仍如在,李杜遗芳不可寻。

楸树邑菸伤穆色,寒云涸泽映壅岑。

吹台冷落暝师旷,松柏凄凉处士林。

霜管清圆消鹿梦,令人长忆广陵琴。


羽帆诗社评:

七律·其一

古典诗词极其注重格律,简单来说,因为古代诗词是要吟唱的,吟唱就需要有一些大致的音韵变化规律,类似唱歌需要有曲谱一样。古人根据实际经验,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初唐,不断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格律框架。本诗在用律方面没有问题,平仄略有瑕疵。

本诗作者并没有为诗作命名,但从内容中可以读出,作者在开封游览时忆起江南故土而引发了所思所想。作者将自身的情感融入景象,比如开篇“黄”和“霜”二字虽然是对景物的叙述,但也为全诗定下了哀愁的基调。本诗从浅层意义单元讲述自己的见闻想法,但我们可以从诗中的意象应用,从而了解到诗句的真正主题。我们在写诗时常常会用一些已成定式的意象,从而便捷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但也会因为陈旧而丧失美感,在创作时落入俗套。本诗的作者则是试图使用一些少有使用的意象和典故,给人新的美感,但这种开辟又会使诗句艰深晦涩,如果不对诗句细品,就难以读懂。

这首词的设计较为用心,对意象和象征运用较为纯熟,格律稍有瑕疵。虽然总体上略显晦涩难懂,但也不失为一篇不错的作品。

七律·其二

本诗借古怀情,作者使用了多个典故,来表现自己对往事消逝如过眼云烟的感叹。这首诗中用了大量的典故,用典也是写诗时的一种常用手法,利用适当的典故可以更好的表达自身的情感,同时对诗词进行润色。古代诗人也常常使用用典的手法,比如我们熟悉的李商隐就是一位用典大师。

颔联是唯一没有用典的一联,但是描写得比较恰当。其中把“菸邑”写作“邑菸”,这是对格律的妥协,也是古典诗词,特别是律诗注重格律的表现。

颈联是鲁迅诗“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的化用。或许有的人认为化用类似于“抄袭”,但是实际上化用的手法在诗人写诗时非常常见。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化用了《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化用是一种取我所需的重新整合形式,看似随意,但在化用时要考虑诸多因素,才能使化用更加恰当。

总的来说,相比于前一首,这首诗更易读懂,但大量的用典使意蕴更加复杂。

评论员:陆淑征、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