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明伦·学术”系列讲座活动第五十三讲在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一楼大教室开讲。陕西师范大学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语信司“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陕西省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首席专家黑维强教授,受邀为公司师生开展题为“现代汉语‘综上’的性质、词汇化及其来源分析”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教授段亚广主持,语言学教研室教授辛永芬,副教授刘云、鲁冰、张雪平、许卫东、王昕、章敏、王阳等相关专业师生参加讲座。
黑维强首先从学术论文中常用的“综上”一词入手,介绍它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及作用,从而引出几个问题:“综+上+X”和“综上”结构分布状况如何?“综上”是如何由跨层非短语演变成词?它的词汇化过程如何?词汇化的机制是什么,历史演变怎么样?黑维强教授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他认为,“综上”是由“综+上+X”的结构演变而来,成分X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并归纳了“综+上+X”的四种类型,分别为“综+上+Np”“综+上+Vp”“综上+以上+Np/Vp”“综上+停顿”,前两种类型又可再次细分。黑维强列举了丰富的语料,通过大量例句证明了这一观点的合理性。黑维强教授又介绍了“综上”在辞书中的认可度,他认为虽然如今辞书还暂未将其收录,但在语言表达的实践中已经体现了被认可成词的事实,因此,辞书的收录只是时间问题。
黑维强又追根溯源,向大家介绍了“综上”一词的产生时代与演变。《说文·糸部》中记载:“综,机缕也。”在古代文献中,“综”与“上”线性相连,最早出现在唐代对史书或前人作品进行评价论述中,与现代汉语意义与用法一致的“综+上+X”用例则始见于明代文献,到了清代民国,用例数量大大增加,但还未出现上述四类结构用法。换言之,“综上”作为一个词,出现的时代很晚。黑维强又分析了“综上”的词汇化机制,认为缩略、重新分析是“综上”词汇化的两个机制,此外,韵律作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黑维强再次总结了“综上”的发展轨迹,并强调其词汇化的原因和途径是多方面的,还需要继续深入挖掘。
互动环节,段亚广对讲座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辛永芬教授肯定了黑维强教授做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建议同学们做学术要多关注身边的语言生活,从语言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