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英国威廉希尔公司2021级明德菁英班于综合楼举行了以“共研文本,勤学创思”为主题的第四期“韶华萤雪”读书会活动。明德菁英班同学到场参与,班主任杜智芳受邀参加,活动由尹俊博和王政普同学主持。
读书会伊始,杜智芳为上一期“读书之星”魏琳心和“点评之星”于嘉辉颁奖,给予表彰和鼓励。
颁奖之后,围绕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文本分析,尹俊博为同学们分享了弗洛伊德和巴赫金的两种批评方法,并结合具体文本展示了理论的实践应用。他以《卡拉马佐夫兄弟》为例,阐释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并得出结论:“文本症候”来源于作者的“童年性欲”。他从形式差异的角度介绍了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与主人公的选取原则,详细解读了巴赫金形式分析的批评理论。
五个读书小组则围绕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读书交流分享。第一组的樊继开和于嘉辉以《穷人》中的杰武什金为例,从“渴望得到尊重”“维护自尊”和“与瓦尔瓦拉”三个方面剖析了杰武什金的内心,并以现实主义为切口,结合《穷人》成书的背景进行了文本细读。他们认为,通过透视杰武什金“小人物”的内心世界,能感受到作者对小人物的悲悯与深厚的人道主义关怀。
第二组的许颖婷从《穷人》的“书信体”形式出发,介绍了书信体叙事的特点和优势。她表示,第一人称的视角拓展了小说的时间和空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有利于情感的直接抒发。此外,她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书信体的运用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而且实现了写作技巧的转变,具有传记性特征。
第三组的张鑫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小人物”以及“人性美”的定义入手,展示了小说中小人物人性美的具体细节,带领同学们感受了《穷人》中小人物的人性美。他认为,描写人性美是对穷人生存困境与俄国社会的反思,体现了作家对平民的同情以及人民性思想。
第四组的张岚媗以《穷人》中的“物”为线索,围绕“高贵的”破靴子、耗子需求论和100卢布的灵魂展开,详细说明了这几种物像在杰武什金这个形象塑造过程中的作用。她结合网络热梗阐释了“耗子需求论”,深入探讨了这个理论在小说中的进阶体现。她认为,这些小人物既是群像代表,也是失语隐喻下沉默的“美德”。
第五组的李杨雅娴将《穷人》与泰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生活的战争》进行了对比阐释。通过两部作品中人物性格、悲剧原因、中心思想与文学性四个方面的比较,她对两部作品的关联性与差异性进行了详细介绍,认为《穷人》和《生活的战争》都以其独特的体裁、形象的心理刻画和立意鲜明的主题成为了重要的文学作品。
在同学点评环节,大家积极讨论,勇于表达见解。张睿、郭祥茹、樊甜梦、蔡依霏、王诗晗同学分别对五个读书小组的分享内容进行了评价。他们既对分享内容做出了肯定,又联系所学,从研究方法、跨学科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张云龙同学提出,同学们需要回归原生态语境去分析研究,回归文本和文本产生的时代语境。
会议尾声,杜智芳以“方法的探索与文本的历险”总结了此次活动。她表示,本次读书会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一些创新,通过共同研读一个文本,各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了阐释,读书小组之间也形成了一种“复调对话”。她鼓励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各小组运用的理论与方法,打开更加广阔的认知路径;同时,也可以读书小组为单位申报科研课题,增强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此外,她建议同学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剖析作品,对社会历史背景进行深入透视,返回文本和作者的历史语境。
最后,杜智芳祝语每位同学都能通过读书会有所收获,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上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