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院庆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华东师范大学文贵良教授为公司师生开展学术讲座
2022年11月17日 19:26 作者:郭冰怡 焦丹妮 责任编辑:苏亚丽 返回列表

11月16日晚上,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建院10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百年华诞 百场讲座”第四十七讲采用线上的方式顺利开展。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文贵良教授受邀进行了题为“从文学汉语实践的角度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英国威廉希尔公司经理武新军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文贵良教授从何谓“发生”的角度回应了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问题。他指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既指中国现代文学这一发生品的诞生,同时也指这一发生品得以形成并诞生的过程。文贵良教授列举了九种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的观点,这九种观点都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问题密切相关。他认为,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定在不同的时间,也是对“发生”问题产生的不同理解。文贵良教授指出,从文学以及语言的文学观念角度来看,他更为赞同其中的“1917年说”。

在论述何谓文学汉语实践时,文贵良教授将马克思对实践的现实性、能动性、自由性三种属性的认识放到文学语言的实践上。他指出发生源于实践,发生必在实践中发生。文学的发生源于文学语言的实践,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源于晚清民初文学汉语的实践。随后,文贵良教授从“有理”、“有情”、“有文”三个方面定义了“文学汉语”的概念。他强调,“有理”是文学汉语的基础,指向汉语的知识体系,包括汉语从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生转化的知识转型;“有情”指向汉语主体的情感维度,包括个人情感和国家意识;“有文”指向汉语的文学维度,包括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以及文学形式的变化。

文贵良教授认为,文学汉语的实践总是作家个人的实践。基于此观点,文贵良教授从雅思贝尔斯提出的“轴心时代”概念引申出“轴心作家”的概念。针对“谁是第一位轴心作家”的问题,文贵良教授首先指出王韬虽然有着丰富的海外经验和众多的译著作品,但因其语言观带有强烈的文化民族主义而造成了较为狭隘的语言视野,又因其众多作品未能在语言造型以及文学形式上提供现代形式,最终未能成为轴心作家。与王韬相比,黄遵宪因其汉语实践提供了那个时代的先锋性东西而成为第一位轴心作家。紧接着文贵良教授详细介绍了十位不得不说的轴心作家,其中包括黄遵宪、梁启超、林纾、严复、王国维、章太炎、吴稚晖、胡适、鲁迅和周作人。重点讲述了这些作家的文学汉语创作实践活动以及其中所呈现的现代性特点。

文贵良教授在介绍怎么开展对作家汉语实践的研究时,指出文学汉语实践是沿着文学汉语的汉语造型、主体意识和文学形式这三个维度展开的。由此观点出发,文贵良教授重点从“有理”的文学汉语与汉语造型、“有情”的文学汉语与文学主体和“有文”的文学汉语与文学形式这三个方面讲述了研究作家汉语实践的具体思路和操作路径。

讲座尾声,武新军教授总结发言。他对文贵良教授的倾情讲授和毫无保留的分享表达了感谢。武新军教授指出,此次讲座从文学汉语实践看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是一个很新颖的角度,这个切入点能打开员工的学术视野,更能为员工提供具体的研究思路。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