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动态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理论学习
张业松教授:编纂现代性与“大哥”的悲喜剧 ——试论鲁迅对兄弟关系议题的处理
2020年05月02日 15:24 作者:陈凤格 供稿人:宋一帆、李金月 返回列表

43014:30--18:30,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业松教授受邀于英国威廉希尔公司“知言论坛”,在腾讯会议平台上带来了一场题为“编纂现代性与‘大哥’的悲喜剧——试论鲁迅对兄弟关系议题的处理”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副经理武新军教授主持,其别开生面的讲座形式、深入浅出的讲座内容吸引了137位青年教师、研究生以及本科生的积极参与。

15E48

首先,张业松教授对本次讲座的主题——“编纂现代性与‘大哥’的悲喜剧”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且给出相关文本,在介绍文本产生的背景中引出对文本的细致解读以及独特的思考。

FD10

张业松教授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讲座内容:

一、新文学的意义装置:制造内部之敌

对于这个理论问题,张教授更多的是结合第二部分对《狂人日记》的解读来具体阐释,认为鲁迅通过构造内部敌人来揭示现代问题。

149D0

二、作为权威的大哥:《狂人日记》的解读

张教授通过对《狂人日记》序言逐句的解读,展示了一种绵密细致的解读方法。此外又结合第一部分“新文学的意义装置”的内容,认为人物在一种结构关系中被体现出来,人物的性格、人物的作为都由结构关系当中的位置来决定,从而架构起整个作品的意义结构,也就是新和旧的对立。

三、作为问题的大哥:《我的兄弟》《风筝》解读

张教授围绕着《我的兄弟》与《风筝》之间的异同,细致的对比并解读文本,从而深入挖掘并还原鲁迅在创作时所经历的认知深化的过程。

四、我们怎样做弟兄:《弟兄》解读

在这一部分,张教授介绍了《弟兄》的情节与文本,认为解读此文本的重点应是分析“大哥”在维持兄弟关系中的压力与痛苦,在分析中深化对“大哥”形象的认识。

五、结论:鲁迅的成人之学

通过以上文本的解读,可以看出鲁迅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内在的努力”,通过不断的思考,形成了鲁迅的“成人之学”。鲁迅“成人之学”的核心是用启蒙主义的理性去思考,强调自己去改变,有一种内在向上的动机,是一种现代人格的成长。

张业松教授的精读引发了现场思想的火花。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与张业松教授进行了精彩的交流。张教授深入浅出的讲授方式和生动精炼的语言,给在场的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上带来了很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