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河大读中文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程相喜:记忆中的讲座与刊物
2020年04月19日 21:34 作者:程相喜 返回列表

1983年9月至1987年6月,我在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中文系度过了四年美好的青春岁月。虽然时光荏苒,倏忽间已过去三十多年,但记忆却犹如缓缓流动的长河,常常会不经意间飞溅出几朵浪花,把自己的思绪带回到当年的求学时光。而记忆最深刻也最有意义的,是我在系员工会担任学宣部部长期间亲身组织参与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组织开办中文系“文艺之窗”讲坛。

1985年下半年,随着81级毕业、82级进入大四,员工会改选后,作为大三的83级和大二的84级一批员工会干部成为各部门的骨干。在员工会主席张国安(现任贵州大学马列主义学院经理,教授)的举荐下,由我继任学习与宣传部部长,副部长有84级的杨少伟、85级的范红卫,委员里有83级的金勇(现就职于中国妇女报)、王新照,85级的张英俊等。上任之初,大家热情高涨,如何开创学宣部的工作局面,成了思考最多的问题。

当时,中文系名师荟萃,有一大批学养深厚深受员工喜爱的老师。经过大家热烈讨论,最后意见集中到了充分利用中文系现有的优秀教团队源开办课外讲座上。

从确定讲座名称、制订计划,到选定老师,经过充分酝酿,1985年10月11日晚,在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系员工会学宣部组织的“文艺之窗”讲坛,在十号楼123阶梯教室破壳而出。第一讲由系当代文学教研室、有全国十大女评论家之称的刘思谦老师主讲“近年小说创作概论”。刘老师以其女性评论家独具的视角和感悟,选取当时引起轰动的一批作家的代表作为例,为大家分析讲解了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和风格特征,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第二讲是由古代文学教研室的宋景昌先生所作的“古典诗歌艺术构思”。宋先生当年下过乡参加过田间地头的文艺演出,练就了一套说书的技艺,讲起课来犹如说书一般眉飞色舞、活灵活显。先生当时年纪已高,但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一直站着讲,精神饱满,并且在讲坛上走来走去,还时不时地仿照诗词中的意境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快乐得像个老顽童。记得当时先生讲解李清照的词,讲到“倚门却把青梅嗅”时,突然走下讲台拉开教室门,作出了一个倾身托腮依门而立的动作,把青春少女的娇媚调皮之态表现得维妙维肖。接下来,根据老师们的时间,我们又邀请推出了现代文学教研室赵福生老师的“灵与肉的搏斗----从郁达夫到张贤亮”、外国文学教研室的张中义老师的“苏联当代文学发展趋势”、张俊山老师的“朦胧诗欣赏”等讲座(还有一位赵明老师,讲的内容已记不清了)。讲座一经开办,便收到了空前的成功。每当同学们看到晚上有讲座的海报,便早早地赶往教室抢座位,去的稍晚点的没有位置的同学,只好密密麻麻地挤坐在阶梯上,教室后面也都站满了人,还有挤不进教室的同学自带凳子爬在窗户外听讲。可以说,当年中文系的讲座成为同学们最具吸引力的课外活动,为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开启了一扇明亮的窗户,也吸引了许多外系的员工旁听。

而尤为令我感动的是,这些讲座老师的平易近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老师都是中文系当年的教学名师,虽然大多数老师没有给自己上过课,平时也没有什么接触,但当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老师家里登门邀请的时候,老师们一听是要为员工们开讲座,都非常的热情,当场应允,并和我们商量讲座内容。当时讲座是没有任何报酬的,自始至终没有一位老师提过报酬的事,也没有一位老师因报酬问题拒绝。讲坛的成功也极大地促进了学宣部的工作,之后,我们还陆续推出了中文系英语大奖赛、元旦征文、演讲朗诵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第二件事,是创办中文系员工刊物《创作与研究》。

八十年代初中期,正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学创作大爆发也是最引起轰动的一个时期。从小说到诗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一大批惊世之作,成就了一大批一夜成名的作家,各种文学思潮也应运而生,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朦胧诗等等,成为同学们热烈追逐的时尚。而当代文学的大繁荣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中文系的员工来说,最直接的便是各种文学社团的兴起。记得当时比较有影响的文学社团有全校性质的羽帆诗社,中文系的铁塔文学社、开拓文学社,吸引了一大批各个年级的文学爱好者。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给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员工提供一个发表作品的园地,培育文学幼苗,在系党总支书记苏文魁,副书记吕文源、李慈健和副主任邹同庆等老师的大力支持下,由系员工会学宣部组织创办中文系员工刊物。

记得当时讨论刊物名称的时候,苏书记说,作为中文系的员工,不仅要学会创作,还要学会研究,要创作和研究两花齐放。于是便有了刊物名称《创作与研究》,为季刊,16开,每期80个页码(后来因员工投稿非常多,为尽量多发表一些员工作品,最多时曾出过102个页码),每期印250册,面向中文系员工免费赠送。为了支持刊物编辑出版,系里除了拨出专门经费外,还在10号楼一楼为编辑部提供了一间办公场地。1986年1月,中文系员工刊物《创作与研究》编辑部正式成立,刊名由书法家、音乐系的赵振乾老师题写。

《创作与研究》作为员工刊物,由员工写、员工编。编辑人员都是从各年级喜爱文学创作并有一定基础的员工中挑选。初创时编辑中有82级的高金光(铁塔文学社社长,现为河南报业集团副总编)、吴元成(羽帆诗社社长,现为河南法制报新闻中心主任),83级的我、梅强(系员工会办公室主任)、王海燕、王春生、乔木、李连随,84级的杨少伟(开拓文学社社长)、杨国强、范清安、韩德富,85级的吴丹青、陈红兵、赵丹珺、董立群,以及后来86级的荣海洋、张琳、钱频、黄琳、戴平等。主编由李慈健老师亲自担任,副主编有路春生(81级留校)、吴元成、杨少伟,编务主任由梅强和我担任。82级毕业后,从第三期开始,我接任副主编。

为了增加刊物的权威性和吸引力,由系里出面,邀请了系内外一批学术大家和文学名流担任顾问,如任访秋、刘增杰、苏金伞、王怀让、孙荪,苏文魁、青勃、刘思谦等,还有开封日报副刊的李允久、李怀苑、肖明礼,后来又增加了洛阳日报副刊的李宝琦、《牡丹》杂志的赵运通等老师。当时因条件和经费有限,刊物最初的四期为油印,1987年改为铅印。刊物的栏目设有顾问寄语、小说潮、夷园(诗歌)、湖光塔影(散文)、文学社团、影剧评论、名作欣赏、古今中外(学术论文)等。刊物的创办,虽然排版和印刷十分粗糙,刊发的文章质量也非常的稚嫩,但她却为全系广大爱好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同学们开恳了一片处女地,在全系员工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82级到86级的很多同学所发表的第一篇处女作,都是在这个小小的系刊上。

深以为憾的是,由于毕业日久,《创作与研究》的创刊号已无处可寻,仅留存有1986年油印出版的第3、4两期,发刊词上写的什么也记忆不起,但我想,发刊词一定会是激昂澎湃激情四射吧。

“起来,中文系的一代天娇,语言文学的宠儿:起来,有志于创作研究的同学们,拿起笔来,让我们用青春的金线编织我们瑰丽的梦吧,在崎岖的道路上,愿我们是同路人!”好在有这段刊发于第四期上的编后语为证,为我们管窥八十年代河大中文系员工追梦的足迹留下了时代印记。

《创作与研究》的创办,不仅点燃了许多同学的创作热情,而且编辑人员之间还收获了友谊,甚至影响了很多人的工作职业。由于梅强、杨少伟和我三个人负责编辑部的日常事务,课余时间经常在一起讨论稿件和商议编辑出版事宜,故而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一直延续至今。梅强毕业时被分配到中原油田电视台,后来和编辑部85级的陈红兵结为伉俪,成就了一段佳话。杨少伟毕业后先是到了一个中专作老师,后来凭着写作才能调到河南教育学院从事校报编辑工作,一直干到宣传部长。

《创作与研究》的编辑经历,对我个人来说,影响也极为深远。除了在每期刊物上发表作品外,一些作品也陆续见诸报端。记得自己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1986年6月开封日报副刊上的文艺随笔《浅谈当前小说中的怪味》;刊登在《创作与研究》上的小小说《奖学金发过之后》,被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报转载。还有一篇小小说差点被《奔流》杂志发表。当时奔流杂志社的一位姓顾的副总编来学校召开员工文学社团座谈会,为杂志刚开办的 “菁菁校园”栏目征集稿件,我把自己刊登在《创作与研究》上的小小说《一只瞎了眼的猫》誊抄给她,她回去后很快便给我来信,说小说转给栏目编辑看后,认为作品有一定的深度,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某种典型现象,很有象征意义,拟发表。但后来顾老师又来信说,因作品中有些象征性的含义争论较大,最后终审时未被通过。虽然作品未被发表,但却给了我极大地鼓励。

因了这份编辑经历,毕业实习时,在顾问李宝琦老师的帮助下,经系里批准,进入洛阳日报副刊部实习。实习的两个来月中,我陆续在洛阳日报副刊上发表了10余篇小小说、文艺随笔、杂文,还有2篇消息。正是靠着这点小小的“资本”,毕业分配时被郑州工公司党委宣传部到校选人的老师相中,成为郑州工学院校报的一员编辑。

也正因为有了这份经历,工作后,从新闻采写、稿件编辑,到版面设计,很快便胜任了编辑工作。后来因工作性质,我的写作方向逐渐由文学爱好转移到了新闻写作上。在从事校报的十几年间,陆续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消息、通讯等稿件200多篇。采写和编辑的新闻作品还分别获得河南省新闻奖一、二、三等奖,撰写的言论《莫拿青春赌明天》,不仅被毕业生就业指导报、中国青年报转载,还获得第五届中国教育好新闻大学校报类一等奖,本人也还被中国高校校报协会评为优秀编辑。凭借这些成绩,在2000年副高职称评审中,从学校激烈的竞争中冲出参加全省新闻类职称评审,被评为主任编辑。也正是这份写作底子,2000年新的郑州大学组建后,先后被抽调到公司党办、校办从事和分管文秘工作14年。可以说,本人吃了大半辈子文字饭,而这一些都源自河大中文系。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四年,在人生的长河中虽然只是瞬息,有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失也已模糊不清,但那些记忆深处的过去却日久弥新,值得去怀念,去珍惜,去永远的留存。在河大中文系求学的四年,那些青春的激扬澎湃,那些奋斗的耕耘收获,特别是中文系博大精深的厚重历史、授与我们的知识、赠与我们的舞台、滋润我们的营养、赋于我们的铁塔牌自强不息拚搏向上的精神内核所蕴含的动力,将伴随并驱使着我们一路前行,永不停歇。


(作者简介:程相喜,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中文系83级,在校期间曾担任系员工会学宣部部长,现为郑州大学北校区综合管理中心主任。)

联系电话:13619843017 邮箱cxx@z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