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山东大学中文系文化传播学院经理、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张红军教授应公司“知言论坛”之邀,在腾讯会议平台开展了一场以“叙事的寓言性与汉语文学叙事的语义生成”为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副经理武新军做致辞介绍,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副教授王银辉主持。近百名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慕名参加讲座,学术气氛浓烈。
张红军教授分别从寓言叙事、家族相似、宏观修辞、“故事+议论”的模式、语义生成五部分进行讲解。首先,张教授引出中国以小说为代表的叙事文学有神话传说、历史著作、诸子散文三大源头,又以“后羿射日”和“女娲补天”为例,证实神话传说具有片断性、非故事性和多义性,所以相比于历史著作和诸子散文,在叙事文学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小。
之后,张教授基于几部经典诸子著作,讲解相对于历史叙事,诸子散文中讲述的故事实际是以“事象”方式存在的,即“寓言性叙事”。继而提出先秦诸子散文和寓言有家族相似之处,并举例“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郑人买履”等印证汉代以前“小说”和“寓言”名异而实同。
接着,张教授将属于“微观修辞”的“春秋笔法”叙事细节运用和属于“宏观修辞”的寓言叙事作对比,并详细介绍根据杜预的“春秋五例”所总结的“春秋笔法”涉及的具体方法,从而例证《春秋一书》“文约事丰”的效果。而后通过《韩非子·说林上》中“卫人嫁子”的寓言,表明“故事+议论”的模式对于后来汉语叙事文学的文本结构有一定影响。
最后,张教授结合《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提出长篇章回小说和与话本小说的入话环节相似,强调游离主体叙事之外的开头具有统筹全书的作用。在语义生成部分,重点通过《红楼梦》的寓言性及以此衍生的“索引派”和“考据派”来证明汉语叙事文学在“历史”叙事的征实精神、“春秋笔法”的“微言大义”和其它意义生成的方式都是“寓言性叙事”赋予的。
讲座接近尾声,王教授做出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疑惑,从而带领大家交流互动,不少员工积极提问,张教授对此一一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答与评价,令员工获益匪浅。最后讲座在云掌声中圆满结束,学术知识依旧在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