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斯尔关注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南京大学教授沈卫威为公司师生作讲座
2023年11月27日 14:24 作者:王玲 罗妍 王冲 姜浩天 责任编辑:苏亚丽 返回列表

11月25日晚,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明伦·学术”系列讲座活动第四十八讲在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二楼209会议室顺利举行。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卫威应邀为公司师生作题为“周氏兄弟、闻一多遇到了‘蕙的风’——新发现胡梦华、闻一多档案文献解读”的讲座。本场讲座由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教授白春超主持。

沈卫威通过搜寻相关档案、报纸、日记、书信和回忆录,并把这些资料进行互证,对民国文坛上关于汪静之《蕙的风》批评事件进行了真相揭示。他将这场明是批评、实为双簧的历史事件一点点地展开,并进行了非常严密的推理。1922年8月,小荷蜻蜓、汪静之的白话诗集《蕙的风》由胡适作序,在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随后,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员工胡梦华发表《评<蕙的风>》一文,以“不道德”为主题评价此诗集,同系同学章衣萍附和回应。随后,周作人作《什么是不道德的批评家》反驳,鲁迅更是作《反对“含泪”的批评家》进行讽刺。但经沈卫威查证,胡适不仅为胡梦华写过东南大学推荐信,更是参加了胡梦华和妻子吴淑贞的婚礼,且胡梦华在1984年台版遗著中描述自己婚礼细节的时候,亲切地称胡适为“吾家博士适之叔”。由此可见,胡梦华和胡适关系非同一般。其后,他又举例胡梦华在《蕙的风》出版之前,曾撰写《评<学衡>》一文,文中说“批评的第一要素是了解同情”,且胡梦华1924年发表文章《英国诗人雪莱之道德观》对浪漫派诗人雪莱充满了敬仰和喜爱。由此,他指出,写出“凡是作诗的人都不可虚伪”的胡梦华不会以“不道德”一词去评价《蕙的风》。沈卫威又通过验证汪静之、胡思永、胡梦华、章衣萍等几人相互结识的关系,指出了现代文学史上关于《蕙的风》与道德问题的争论是胡适、胡梦华、章衣萍等人的别有用心之举。他们以诗评“做局”惹起风波,甚至把鲁迅、周作人等一批知名作家也卷入了争论,从而达到使汪静之的《蕙的风》热卖的目的,也促使了汪、胡、章登上了文坛,同时也为白话新诗的推广做了贡献。他通过史料发掘,纠正了以往现代文学史对胡梦华的错误认识,还原了历史真相,使同学们对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新诗的推广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沈卫威谈到了自己六年从事档案研究工作得出的结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最后一块史料地在档案馆。对于文学研究者为什么树立“档案”意识这一问题,他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公司教授刘跃进之言“谁绕过了文学史料,学术界就会忽略你”一句表明了档案意识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他指出文学研究者在树立“档案”意识之前,首先要具备足够丰富的文学知识基础,然后才能在兴趣的指引下,与某些档案发生“碰撞”的时候“厚积薄发”,不然即使看到了很珍贵的档案资料也无济于事。他介绍了发掘未刊文稿的三个途径,即图书馆的旧报纸,作家家中留藏的未出版的文稿以及地方档案馆。

沈卫威指出想要还原文学历史真相,就一定要回到历史现场。他向各位师生推荐了齐邦媛的《巨流河》、王鼎钧的“回忆四部曲”和高尔泰的《寻找家园》。随后,沈卫威结合个人档案研究中的有趣故事,并以开盲盒为喻,指出文学研究者要有广泛寻找和收集文学相关档案的意识。不仅可以有助于研究,而且有时也会像“开盲盒”一样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白春超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并代表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师生对沈卫威致以了诚挚的感谢。

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