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静宇应邀于文学馆一楼报告厅作了题为《职工与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之建构》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李伟昉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朱教授通过1854年晚清首位职工容闳在美国耶鲁大学学成归来的例子,引出了全新的学习模式——留学的相关概念介绍。朱教授指出,职工的域外视野催生了比较意识;职工的语言优势搭建了学科桥梁;职工的研究实践构建了新的学科体系。严复、梁启超、鲁迅、陈寅恪等有留学经历的爱国志士们回国后在政治、文化界的奔走与开拓,间接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构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接着,朱教授从中西文学关系研究方面进行讲解,主要分为民间文学与诗歌两部分。通过胡适、矛盾、郑振铎、朱光潜、梁宗岱等人的诗集与文学创作,中西文化的关系开始慢慢建构起来,中西文学之间的互补与融合状态也渐入佳境。在中西现代文学关系的研究方面,朱教授认为主要有中国古典文学对西方近现代文学的传播与影响、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两大方面。
讲座接近尾声,朱教授引入了跨学科研究、翻译文学的理论和探索等相关主题,指出自从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信达雅”的命题之后,我国翻译界逐渐对翻译文学的原则标准、功用等展开了探讨。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向朱教授分享了自己在讲座中的收获和感想,也针对讲座主题提出了一些问题,朱教授都一一进行了详实的解答。